Student’s Good Work> 中文作品欣賞 - 泱泱華夏‧巍峨人文

中五 劉彥瑩

揮一筆狼毫,點墨成畫;沏一壺香茗,雕刻生花……中華文化千千萬,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切都沉澱成一個字——「根」。

「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文字,簡單幾道筆劃,記聲達意,傳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博大智慧。正是因為人類對於紀錄的需求,文字才由此衍生。初生時,它由扭曲的符號組成,像一個胚胎,在母體中踡縮著它的四肢,可仔細一看,卻又像在輕微地演變著,這便是初期象形文字。時間推移,黃河流域孕育出了更為成熟的象形文字,雖然文明於此時仍似身處混沌,但已能依稀辨認出其中含義,這便是中國文字的起源。回望往昔,它雖然青澀懵懂,但無疑,當時的人類正朝向文明蹣跚走去。

有人說,中國文字之美在於書法,而隸書、楷書等現代盛行的字體才算是書法,殊不知,書法在文字誕生的那一刻,便也瓜瓜落地了。

書法,也許更該叫做書法藝術,一筆一劃,一勾一捺,描出蜿蜒的龍態,刻出挺拔的竹姿。無論是甲骨文還是大篆、小篆,亦或是楷書,行書,書法似乎總能散發出它的魅力,墨香在空氣中瀰漫,人身上更帶有文化浸泡過的古香,那是一種民族驕傲。

文字的差異,使政令與經濟寸步難行,秦始皇統六國,書同文,用的是小篆。有趣的是,古人因為小篆書寫要求嚴格複雜,由此將小篆簡化,正所謂「隸書者,篆之捷也」,又形成了隸書。這無疑又是中國文字的一大進步。

再來看看它們的后輩──楷書。何謂楷書,取楷字可解作楷模,也就是說這種字體的特點便是規矩工整。若你細細品過歐體、顏體等著名楷書字體,你會深深地被其吸引,每個字的大小相若,一筆一劃都恰到好處,不失水準,也正是因為如此,它在當今便沿用在印刷字體上,在中國書法史上揮下了厚重的一筆。

細數書法字體,也有不少人獨具一格,更將字體冠之己名。不同於別的朝代,宋代似乎別開生面,書法家們更傾向於將自己的感情投入字體當中,從而產生強烈的個人風格,其中以宋徽宗趙佶最為著名。側鋒如蘭竹,天骨遒美,逸趣靄然,說的就是「瘦金體」,而就我個人理解,字體名中有金是因為這種字體由金墨在較暗色的宣紙上寫出時格外出眾,金粉隨著筆鋒流轉,將其貴氣和破竹之勢展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文化的根落在中華兒女的心中。無論是可念不可及的遠古甲文,或是沿用至今的行書楷體,都是華夏文明的根。此根遍紮疆土,孕育了不同的流域文明,紀錄了無數跌宕起伏的朝代歷程,支撐、帶領著我們昂首挺立向前邁步,就算這一路上艱難處處,只要「人」「文」猶在,華夏文明仍將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永不斷絕。